耳鸣如影随形,老中医一碗汤:可算消停了!
大家好,我是中医朋友赵健樵,大家也可以叫我老赵,
耳鸣患者常常陷入这样的担忧:“耳鸣一直响,会不会哪天就聋了?”“烦人的耳鸣,到底能不能治好?”相信很多耳鸣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扰,耳鸣就像一个甩不掉的“小尾巴”,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和心情。白天影响工作和心情,夜晚影响睡眠,时间越长,越会焦虑、烦躁!
前些日子诊室来了位李先生,五十来岁,进门就拍桌子:“赵大夫,我这耳朵跟住进知了窝似的!白天嗡嗡响,夜里轰轰鸣,整宿睡不着啊!
我让他张嘴看舌苔,好家伙,舌头上像糊了层白霜,舌边还有齿痕。
再摸脉,滑得像按在泥鳅背上。一问才知道,他最近痰多吐不完,大便粘马桶,肚子胀得像皮球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时候我心里已经有数了:他这是痰湿困脾,浊气上蒙清窍引起的耳鸣!
你想想,耳朵好比天窗,得清气滋养。可痰湿就像垃圾车,把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全堵在半道,浊气倒灌耳窍,可不就得闹腾?
《黄帝内经》早说了:“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”,这耳鸣就是身体在敲警钟!
我提笔开了个方子“化痰耳鸣汤”:法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石菖蒲、路路通、苍术、泽泻等....
这方子看着简单,里头藏着老祖宗的智慧:二陈汤打底(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):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可是化痰界的“扫地僧”,出自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专清脾胃里的陈年老痰。
石菖蒲+路路通:这对“开窍双雄”,石菖蒲像把小刷子,把耳窍里的痰湿刷干净;路路通则像疏通管道的工人,让气血重新流动。
苍术+泽泻:苍术健脾燥湿,泽泻利水渗湿,一个管“烘干”,一个管“排水”,把痰湿从根上拔掉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李先生坚持调理一段时间后复诊,进门就乐:“赵大夫,昨晚终于睡了个囫囵觉!耳鸣声小了一半!”
我让他别急着高兴,痰湿像老房子里的霉斑,得慢慢刮。
我又调了方子,加些黄芪、白术补脾固本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临走前,他搓着手问:“这药贵不贵啊?”
我摆摆手:“都是寻常草药,比你买保健品便宜多了。”
这话倒不是谦虚,行医这些年,我总想起师父的教诲:“医者父母心,药价贵一分,病人心头就沉一寸。”
现在的人压力都大,十个耳鸣九个虚。但别一耳鸣就补肾,得先分清虚实。
痰湿型耳鸣有个特点:痰多、腹胀、舌苔厚,像李先生这样,就得先化痰后补虚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国家允许配资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